家校共育 共解难题——通师一附先行示范蓄力课后成长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1-17 10:05
“双减”时代,义务阶段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愈发紧密。应对课后三点半难题成为家校共育的重要目标。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作为一所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传承初心、结合时代,发扬校内“和爱”文化,落实家校协同建设工作,收获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结合“鸿合三点伴”课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通师一附基于平台基础引进10余门课程入校,在校内“和润课堂”基础上进行有力延伸。有位一年级的家长曾在家长会后这样评价:“学校奉行减量不减质量的宗旨,能够保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拓展孩子学习空间。”该校对延时服务的重视和投入正如陆校长所说,让学生在爱趣相生的环境、课程与项目中获得生命发展的力量。
回溯历史长河 展望未来科技
在通师一附的课后服务中,有两门来自“鸿合三点伴”的课程在校内70个班级开展,《博物馆里的中国故事》和《纸飞机里的科学课》,分别以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为主题,该校兼顾文理思维,为各班级带来了学科教育之外的学习体验。

《博物馆中的中国故事》借助AR、VR科技,将丰富的博物资源带入课堂,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时间线融汇于课后服务,让学生身临其境“看见”历史,交流互动、内化文明魅力;《纸飞机里的科学课》在落地进校实践中,学生易学、教师易教、课后有成果,在尝试纸飞机的多样折法和放飞互动中学习收获飞行科学的前沿知识,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已逐渐成为“鸿合三点伴”的“招牌必点”课程。
既练敏锐思维 亦求强健体魄
通师一附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所引进的“鸿合三点伴”课程资源兼顾文体、兼修内外,以《趣味思维》等自研课为代表的思维训练课,通过逻辑能力游戏化训练的强互动优势,融合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内核,调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和参与度,实现“玩中学”;

“天健杯”校园足球联赛在通师一附开展得如火如荼,强健的体魄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学校历来关注学生体能发展,不仅通过足球赛、乒乓球赛、田径赛等运动赛事激发学生锻炼兴趣。在加入“鸿合三点伴”《小哪吒体适能》的延时课堂上,跟随双师指引,便可在教室内完成科学系统的体适能训练,免受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轻松实现课后锻炼。
”从“和爱+”到“和爱家”,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重视家校共育的力量,解家长之所急,和爱立学、办校如家,在践行“双减”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发扬南通课后服务国家试点的先锋精神,开拓思路在全校广泛引进“鸿合三点伴”五育课程,为学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延时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和美誉度!